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文章来源:校企合作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4-26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目前,高职院校正在大力推行项目课程的教学改革,而开展校企合作则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兴衰。校企合作制度作为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不仅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校企合作能更好地使教育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出适应现代工业发展要求的合格劳动者。
  目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在校企合作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企业对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自身、学校以及政府政策上。由于学校和企业的任务目标不同,靠他们自身来协调双方的利益和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难以实现的。校企合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需由规范制度来约束,需建立一套有效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因此,探讨建立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多方联动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校企合作的规范管理,为推进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优惠政策的扶持制度
  由于企业在用人方面居于主动地位,当前校企合作的主动权在企业,学校和企业之间还没有建立稳固的校企合作双赢机制。因此,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应有相应的配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应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义务和责任,要求企业在用人制度上要有职业培训或岗前培训;应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从政策、法规和人力、物力、财力上给校企合作以强有力的扶持;应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开放的用人机制,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高职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
  成功的校企合作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合作的目的是“互惠双赢”,应该享有对等的权利与义务。因此,校企合作既要强调企业的义务,也要保障企业的权利,如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具有享受税收优惠、人员补贴、科技优先制度的权利,在产品开发、货款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具有要求高职院校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的权利,具有要求实习学生尽量为企业节约成本并创造利润的权利,在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实训实习以及师资队伍建设诸方面具有充分的话语权等。
  缺乏法律的保障,企业会担心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地位和权利得不到有效保证,从而影响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完善和改进相关法律,发展标准和证书制度,以确保校企合作的法律地位,切实维护企业的权益。
 
  媒体的推进制度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将校企合作视为“行政事务”,忽视了校企合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事务”。
  社会媒体可以通过宣传企业文化、产品特点、企业理念获得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认可,以达到宣传企业品牌的目的,为企业品牌及产品进入市场、拓展市场奠定大众心理基础。社会媒体应发挥这种快速传播信息、引领市场的作用,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这应成为媒体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社会媒体应多为企业与学校搭建平台,使企业可以借助学校这一窗口向外界辐射产品影响力。媒体应形成定期宣传或开辟专门的频道或版面报道校企合作动态、合作优势和合作成果等的制度,让企业充分认识到只有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才能更好地传播企业信息、展示企业形象、塑造企业品牌,从而提高企业在公众中的认知度、知名度、美誉度和品牌效应,使企业主动提出合作意愿。
 
  专门的协调机构制度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受制于区域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反过来又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繁荣。因此,除了健全完善有关政策与法规,政府还应设立专门协调机构来调节、规范和推动校企合作。专门的政府协调机构应充当校企合作的推动者、协调者和监督者。专门的政府协调机构的主要职能是:(1)研究校企合作的发展规律和存在问题,为制定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加强校企合作管理,用法律形式确保合作关系的稳定;协调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探索校企合作的创新模式。(2)引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为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提供平台。如搭建合作平台,组织校企合作论坛等,努力创建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3)监督、评价和激励。监督校企双方协议条款履行情况、企业的合作(服务)态度、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校企合作项目进展情况、上报材料的真实性等。组织专家对校企合作成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落实参与企业应享的优惠政策和相应的奖励政策,激励企业的参与积极性。
 
  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培训联合体制度
  鉴于目前一些企业只选用人才而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培养的现状,应鼓励企业立足长远,树立成熟的合作办学思想,树立打造现代化的“学习型企业”的思想,把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作为企业上台阶、上档次的重要途径,形成企业与学校共建人才培养培训联合体制度。
  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依据人才市场调研、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以及国家的产业政策等,由学校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围绕职业能力和素质共同精选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交替进行,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双向介入,把学生在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的实践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校企“零距离”、理论与实践“零间隙”、毕业生上岗“零过渡”,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学校的办学水平。在合作办学过程中,还要极大地调动企业办学资金投入和资质整合投入的积极性。
  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企业员工的培训企业内部的教育与培训要形成制度,学校与企业共同对企业的富余人员和已在企业的实习生搞好专业拓展;根据企业产品升级、技术改造的需要,共同抓好员工的转岗培训;共同解决企业亟需解决的技术、管理、生产以及劳动力问题,形成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使企业切身感受到校企共同培养培训人才的重要性。
 
  校企共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制度
  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也是一种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合作行为。
  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能否与企业等社会力量紧密合作并共同发展,关键在于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高职院校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没有技术服务能力强的队伍、没有市场开发潜力大的科研成果,就无法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高职院校在合作中就没有地位、没有优势,企业也就无法真心地、持续地参与校企合作,更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应不断更新校企合作理念,大力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应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研究方向,形成足以吸引企业参与合作的实力和魅力,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为企业服务,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产学研结合的校企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通过校企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并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通过校企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达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目标。高职院校和企业都能通过校企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而将校企合作变成自觉行为,真正建立起校企合作、谋求双赢的长效机制。
 
  在企业建立教授工作室制度
  在企业设立教授工作室,可促进教师与企业的沟通,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设立教授工作室,教师可以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行业发展趋势;可以熟悉企业的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程、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可以了解行业所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
  在企业设立教授工作室,教师可参加企业的新产品研究、技术攻关、项目开发,将研发的新产品投入到企业生产中,实现教师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在企业设立教授工作室,让企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很方便地参与教学,把课堂建立在企业,把企业引入学校,使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引导学生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给企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评聘讲师和教授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人员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开展和落实。
  论文关健词: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导向 校企合作 全面素质教育
  论文摘要: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改变高职教育与市场、就业、岗位能力脱节的状况;以校企合作办学为基本途径,实施“仃单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墓拙上,突出专业能力培养;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推进教材编写、教法选择、教学过程控制及质圣检测方面的改革。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日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到2003年底,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达到908所,占高等院校总数的58.5%,在校生479万人,占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43%,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的办学宗旨是,培养生产、信息、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数以千万计的应用性高级技术人才。在我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种新的类型,发展历史不长,起点也不高,大多数高职学院是由中专升格或与成人高校合并而成,办学经验不足,都是在探索中前进。如何走出一条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的办学路子,顺利地实现高职的培养目标,这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领导者们正在积极探索和巫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促进就业: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高校存在着两种人才培养价值取向:一种是传统的“象牙塔”式的价值取向,注重学术性知识的传授,办学是封闭的,教学体系是学科型的;另一种是“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倾向于对实际可用的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办学是开放的,其教学体系是技术型的。在不同的高等教育类型和层次中,高校可根据各自的特征和时代要求选择和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价值取向。
       时代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实用性人才。高职的培养目标,一是强调“一线”,二是强调“应用”,三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就是就业。高职培养目标的现实性,要求高职的教学必须强调岗位的针对性,强调技术教育,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成分应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受普通高校学科型教学的影响,偏重于“学”的熏陶,淡薄于“术”的传授,“应然”要求与“实然”状态难以和谐一致。研究发现,中国IT业人才缺口大,但2003年TT人才的供需比是18:1,一个IT位置有18个毕业生等着,企业却要不到满意的IT人才。在日本也有这种现象,大学认为自己培养的IT人才是顶呱呱的,企业却认为学生还要从零开始,其原因就在于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与培养目标是相悖的。
        显然,按照普通高校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组织教学,是不能顺利实现高职的培养目标的。不能顺利实现培养目标,就不能顺利实现就业,不能让学生顺利就业的教育当然是不成功的教育。要使高职教育走向成功,就必须建立一种与传统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有其自身特点的、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以就业为价值取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是职业教育的功利性目的。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根据就业的需要来设置专业,根据就业的需要来开设课程,根据就业的需要来组织教学。职业学校应该以就业为“指挥棒”,由它来引导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长沙民政职业学院提出:“就业才是硬道理。”笔者赞成这种观点,它抓住了职业教育的根本。该院院长刘晓认为,就业乃民生之本,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就业后能否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角笥氡浠??瞧兰垡凰??0煅С晒τ敕竦闹饕?谰荩?彩且凰??Wㄒ瞪柚煤侠碛敕竦墓丶?蛩亍"俑咧叭瞬排嘌?J降墓菇ǎ?挥屑岢忠跃鸵滴?枷颍?拍芸朔?透谋渲耙到逃?胧谐⊥呀凇⒂刖鸵低呀凇⒂敫谖荒芰ν呀诘淖纯觯?拍苷嬲?迪种耙到逃?哪康摹?/div>
  二、校企合作办学: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高职院校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变革封闭式的培养途径,最好的办法是实行校企合作办学。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与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合格标准,再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设计和制定教育计划,学校与企业利用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人才。
    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整体式。学校与一个或若干个企业以股份制形式合作办学,成立董事会,企业全面参与学校的办学与管理。二是分散式。学校与众多企业签订协议,合作办专业,合作办班,实行“订单教育”或定点实习。三是集团式。若干所学校与某个行业或若干企业合作办学,实行董事会制,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人才供需和资源利用关系。在这三种模式中,分散式合作灵活性最强,易于操作,有利于学校拓展办学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 校企合作 课程置换与整合
  论文摘要:论文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阐述了该专业改革建设的思路和具体措施,提出了将企业的培训体系纳入到专业教学体系,进行课程置换与整合,使教学内容同企业的岗位需求密切结合,形成较为明显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色。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与有关部门共同启动实施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进行了专业改革。在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结合信息类专业的特点,突出校企合作,将企业的培训体系纳入到专业的教学体系中,综合高职教学与企业培训的优势,进行课程置换与整合,做到“今天所学,即为明天所用”。该课程体系的建立,使学生未出校门即体验到了企业的氛围,完成了理论到实践的跨越;使教学内容同企业的岗位需求密切结合,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色。通过二者的互动,确保IT人才的培养紧跟市场需求。
    一、校企合作。构建新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IT经济、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推广,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也日益紧迫。然而经过调研表明,原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存在着办学特色不明显、有些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导致学生在就业时存在一定的压力。因此,职业教育如何关注企业需求、信息产业的最新动态,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如何突出本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和技术,学历教育如何与证书培训有效结合等问题成为专业建设改革中函待解决的问题。
  1构建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意义
        通过调研分析我们得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校企合作,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因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最直接也是最能代表当前就业市场的趋势,所以高职教育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按照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开发、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密切关注信息产业最新的动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然后按具体清况开发和编写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由于企业最能反映培养的人才是否真正合格,所以我们的高职教育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合理地将学历教育与证书培训相结合,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被用人单位认可的,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职业资格证书。
        因此,构建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形成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出社会所需的IT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2.构建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方法
        在与国内多家知名IT厂商进行了广泛的接触、洽谈和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办学基础、学生学习能力、企业技术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学院以信息工程系为依托,先后与神州数码网络和华为数码网络合作,建立了神州数码网络大学丹东教育中心和华为3COM网络大学丹东教育中心。依据“设备技术合作、师资培养合作、认证考试合作”的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出资近130万元,先后建立了具有真实性、先进性、适用性、多层次的神州数码实训室和华为3COM网络实训室。这既加强了学院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实战训练的场所,也使学院成为企业进行继续教育的基地,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的平台。学院在依托现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选派了四名骨干教师参加了两家企业的师资培训,有两名教师具有华为3COM的网络工程师资格,其中一名教师同时具有华为3COM认证培训讲师资格,有两名教师具有神州数码网络工程师资格。我院校企合作过程中,充分利用高职教学培养人才根基扎实、企业掌握最前沿的信息和技术、培训机构教学方式灵活的特点,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两家企业的培训课程置换与整合到专业的教学方案之中;以培训中心课程范型为主进行学历教育与证书培训相结合的课程开发;运用案例式、现场式教学方法进行实际教学;通过认证考试实施双证书教育,确定了“以取得神州数码认证为合格标准,以取得华为认证为优秀”的标准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
    二、课程置换与整合
         在实施校企合作的新教学模式中,我们并没有将企业培训课程简单地替换到现有的课程中,而是按照以下方法,完成课程置换与整合。
  1.充分利用网络设备,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开发实训项目
    论文关键词:高职 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 职业价值观 创业教育
   论文摘要:综述以往研究,本文就高职教学改革的几个趋势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如推行企业参与,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态度,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等。为今后高职教学深化改革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
         我国职业教育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数据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05年底,高职高专院校1091所(其中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921所),占普通高校总数1792所的60.9%: 2005年招生数占普通本专科高校的53%,在校生占46%。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人有了明显增长,职业院校的基础能力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许多院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
        在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呼唤着深人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2006年底,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将启动新一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07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加快发展机遇。针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已有众多研究者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方案,应如何改革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呢?综合以往研究成果及高职院校现实状况,本文对高职教学改革趋势提出探讨和分析,希望能为高职教学改革的实践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进一步深化教哨查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坚持企业参与,加强校企合作
        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行业企业技术岗位的变化、行业企业的社会需求,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与之适应,并受到这种强劲需求而驱动。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和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办学体制和模式,确认了我国职业教育正确而可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机制。
        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需要在办学制度和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学装备和实习实训条件及教师、教学评价和考核等方面符合职教特色的要求。着重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传统人才的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要依靠行业企业参与教学改革,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要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因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当前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应坚持的正确方向和根本途径,是高职教学改革的趋势之一。没有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或者只能是事倍功半。
        最近有调查表明,有36.8%的企业都把希望职业院校做到“了解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培养职业技能”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选项。但是,却仅8%的企业愿意,口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表明企业对参与教学改革尚缺乏热情和责任意识。在目前校企合作总体上是学校“一头热”的状况下,非常需要各级政府与部门采取措施,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
        首先,职业教育战线必须提高自身认识,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同参与教学改革将是保证教学改革正确方向的必由之路。应当承认,十多年的实践中我们有过犹豫或走过弯路,因为缺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发展遇到了许多困难;行业企业不能深人参与教学改革,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无法紧贴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其次,总结近年来已经涌现出的一批校企合作举办职业教育、开展教学改革的职业院校和企业的成功经验,进行大力扶持、宣传和推广。第三,建议政府抓紧研究制定落实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制度和办法。尽管我国《职业教育法》对此已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落实的责任很重、差距很大。特别目前还缺少法律实施办法和细则,缺少企业落实法律的利益机制和优惠政策。
     2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态度
        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态度,是国际间几十年来各类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领域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几个“准则性文件”、包括1989年该组织颁布的国际公约《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公约》都把“学生的人格培养”、“道德观念、社会和职业的价值观及责任心配培养”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在多次发布的确关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都对职业教育中加强学生思想酉治工作,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衣职业态度,提出了卜分明确的要求,始终把德育作为职业彰育工作的首位。
    论文关键词:国际贾易 以岗为纲 校企合作
         论文摘要:国际贾易专业作为一门理论性与操作性并举的专业,受到大多高职院校的追捧,纷纷开设,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良芬不齐。因此,国际贫易专业的改革迫在眉睫,文中主要从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评价方式进行分析,突出专业改革的合理性和系统性,使专业与时俱进,符合企业对贸易人才的需求。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悄然发生了变化。2010年初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出现的“员工荒”,凸显了企业对合格技能员工的需求,同时反映出员工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期望。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性人才基地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技能型人才”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温家宝总理早在2009年9月4日北京第三十五中学的讲话中指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目前的教育不符合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他指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目前,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体系脱胎于本科教育体系,其侧重理论性教学,而相对弱化实践性的环节,忽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进出口贸易的操作技能和方法,导致在企业工作中的难以适应,削弱了在企业中的竞争力,甚至减少其就业机会;同时,学生的现状也导致企业在招聘员工期间相对减少了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量。为此,国际贸易专业必须从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做出突破,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给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突破现有教学内容体系.侧重社会及个人职业发展需求
      (一)“以岗为纲”,突出教学的实用性
        “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思路是新时期新观点,也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的核心。毕业生的工作现状调查表明,现有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差距较大,学生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企业的工作,并且实际工作能力较弱,不能突出高职院校学生的特色,导致大量本科毕业生与专科毕业生竞争岗位的现象,进一步恶化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因此,高职院校应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使之在工作中突显特色,区别于本科院校的学生。“以岗为纲”的理念正是从职业岗位的角度,分析教学内容和实际工作的区别和联系,研究和制定符合岗位要求的教学纲目。
    (二)“工作任务”驱动.国际贸易流程为导向,提升课程质,
        国际贸易教学内容的设置应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开发理念,突出“以岗为纲”的基本思路。按照实际国际贸易过程中岗位种类需求,如:外贸业务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等,依据各岗位的规范和技能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必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因此,在核心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任何一门课程都必须具有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应该是实际工作岗位中的映射,即能反映出某个岗位的整个工作过程。
        基于“工作任务”为驱动的专业核心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课程设计必须立足于岗位的实际要求,建立一系列工作任务,使学生能“做中学”,以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的结合.锻 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处理国际贸易工作中一般问题的方法。因此,“工作任务”为驱动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的开发必须立足于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通 过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的课程项目开发团队,利用头脑风暴法,确定专业方向;分析特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以此设置专业课程。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的组合不仅能使教学具有系统逻辑性,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点,而且行业专家的介人使教学内容更具实效性,更好地吸收最新的外贸政策与真实案例,丰富教学内容。清晰地展示了高职国际 贸易课程体系开发的流程。
      (三)重视学生职位生涯未来发展.侧重培养学生的知识系统性学习
         高职院校的教学不但要学生以“够用”为标准,而且应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发的课程主要解决毕业生工作的基本技能问题,即工作怎么做如何做,但忽视了“为什么做”。因此,课程设置中应注意对学生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开设管理类、营销类、商务礼仪等理论课程,培养学生处理实际工作中例外事件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自我学习意识
        目前,高职国际贸易教学方法过于僵化,基本上以理论教学为主,虽然通过开设实训课程增加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但实际上割裂了教与学之间的联系,致使实训课基本沦为学生自习课,而理论课的教学也成为一种纯粹的灌输。在这样的情况下,使得学生一方面觉得课程枯燥无误,失去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另一方面使得学生即使找到工作,但缺乏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丧失去其他人的竞争机会。因此,只有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树立其信心,才能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加以后工作中竞争的祛码。
        首先,改革教学方法,就要理解“典型工作任务”与国际贸易中相关原理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领域的分析,将知识点融人到一个较为现实的工作环境中,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增强学生有意识的学习。其次,采取多变的方法来丰富课堂,活跃课堂气氛,突破原有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高质量的教学应该是教学双方互动的结果,要侧重“引、动、导、探”的教学机制启发学生、鼓励独立思考。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可以引入典型案例结合典型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相对较为简单的问题,可以通过团队的协作完成规定报告,并上台陈述成果,教师则作为听众评委指出其优缺点。这不仅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推行“课”、“证”融合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就业竟争力
        传统的考核方法,主要是通过限时考试的形式来考察学生的书本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虽然满足了教学目标的要求,但却忽视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核,有可能会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国际贸易专业的考核应结合其特殊性,采取全面的科学的考核模式,其结果应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随着我们国际贸易业务的飞速发展,行业操作更加规范细化,持证上岗日益普及。推行“课”、“证”融合的考核形式,在学生获取学校相关证书同时取得行业资格证书。因此,在相关课程的考核中应注重与行业资格考试相联系,增强学生对行业资格考试的适应性。“双证”的考核模式不仅可以综合考察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处理实际工作情况的基本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就业中的竞争力,使之能更快更好的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
  四、结束语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相互合作,不断探索分析的过程,应根据社会的需求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改革。其应有利于学生工作的需要和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需要,突出与本科的差异化教学,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为企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专业化的国际贸易人才。
    论文关键词:师资建设;特色教育;校企合作
  论文摘要:地方高校与地方及相关行业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共生共荣的关系。目前阶段,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逐步表霉出偏科研、轻实践,行业特色逐步弱化的特.x培养的学生大多动手能力弱,达不到企业用人要求。一面是大量学生无人问津,一面是众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只有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对师资队伍和学生培养模式加强特色培养,主动与相关行业保持紧密的关系,与行业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准确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积极参与研究制定行业发展的战略,才能为自身的发展底得空间。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层次人才作为教学科研领域的主力军,决定着高校教育水平,承担着培养人才的使命。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对提升高校的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高等教育事业竞争日趋激烈,高等教育的发展所带来的人才流动为人才的积聚及能力的释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才是强校的基础,没有大批高素质的人才,高校就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和优势.同部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想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要充分用于所在区域的天时地利,并主动创造一个人和的局面,强化服务地方的意识和力度,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苏州大学在这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建设一支稳定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搞好校企联系办学,满足地方建设需要,是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一、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团队机制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充分挖掘各位教师的潜能,建立完善的团队机制,倡导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提高团队的凝聚力。苏州大学风凰传媒学院根据专业建立三个学术团队,每个学科均有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教授、博导作为学术带头人,通过引进来送出去等措施,促进学术队伍的凝聚和成长,促使新一代高层次的学术带头人脱颖而出。目前,在学院三个学科26位专业教师中,共有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10人,其中有博士学位者达到80%以上,团队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一支教学科研能力较强,梯队建设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已初步形成。
        学院三个学科团队均建立导师制,每位高级职称人员负责培养一名青年教师,明确传帮带责任与义务,推动团队老中青结合,使团队里的中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整体水平迅速得到提升,基本形成了一支作风严谨、业务过硬、结构合理的授课教师队伍,为学科的正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梯队保障。
    二、用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行教师队伍管理
        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思想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其实质就是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调动一切可用的资源,把全体教师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和对象,围绕如何充分开发调动人力资源,促进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从而实现总的管理目标以及教师个休发展目标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师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长远的发展,对高校教师进行人本管理是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派也常使用这个术语,波斯纳就曾将广泛性排他性、可交易性作为它的特征。 
 
关键词:水权 制度建设 现实性 
 
一、水权的含义 
  关于水权,在水利行业内和一些学术机构,近来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解释。比如,水权主要指水的所有权;水权包括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水权分水资源水权和水工程水权;还有人认为水权是水产权的简称,是一个权利束,有“丰富的水产权内涵”等,这里不一一详述。
  何谓水权,从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一些水法律法规中,可以看到较为统一的解释。《菲律宾水法》第13条第2款规定:“水权是由政府授予的取水用水特权”。《台湾水利法》第15条规定:“本法所称水权,谓依法对于地面水或地下水,取得使用或收益之权”。澳大利亚水权制度较为发达,在澳洲的法律中,“水权”一词有如下表示:“water rights”、“water property rights”、“property rights”。从字面看,翻译成“水权”无可厚非,但究其实质,据笔者的理解,却是指水的使用或交易权。如在澳大利亚官方网站的《水改革》一文中,“property rights”(财产权),指一种权利卣庵秩??谑褂玫氖焙颍??市硭?梢越灰谆蜃?酶??恕T诎拇罄?恰端?ǖ挠谰媒灰坠娑ā分校?ldquo;water rights(水权)”,指水的使用或交易权。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认识:在一些存在水权制度的国家,水权是指水资源的使用、收益权(笔者认为,从广义上理解,使用权可以包含收益的内容。使用不仅是对物的效用的利用,还包括在物之上获得经济利益),它区别于水资源所有权,它的获得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通过双方当事人的交易来实现。
  二、水权的法律属性
  1.水权的公权属性 
  这是由水资源国家所有决定的。19世纪以来,资本主义所有权制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法律对私人所有权的限制。在水资源方面,人们逐渐认识到水资源巨大的经济价值和不容替代的生态环境价值,各国在制定《水法》时,大都将水资源的权属定位在国家所有。由于水资源的稀缺性和水污染造成的环境问题,许多国家逐渐开始注重水资源的公共性。国家通过公共受托人(如中央政府)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水权,既然是从水资源所有权中派生出来的,是对水资源取得的使用和收益之权,它的确立必然基于所有权人的授权,或者基于所有权人与水权人订立的合同,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和利益。加之“有些水服务则主要具有公共物品特征,比如防洪、河道治理、水文监测、水质保护等都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具有非竞争性和非独占性,需要由政府来提供这些公共服务”。因此水权的公权性质是必然的。
  2.水权的私权特性 
  作为水资源的使用、收益权,水权首先具有私权属性。从一定意义上讲,水权人就是合理地追求自己利益的“经济人”。水权制度弥补了自然状态下水资源低专有性和低可分性的缺点,水权人将取得的水资源看作私人品,对它进行排它性的支配,进而产生对财产的安全感、利益期待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创造财富产生极大的热情。水权制度一旦受到法律的调整,水权作为“跨公私法之独特权利”,其独特属性必然在法律中得到体现。在各种水权人之间,实行私法自治原则,即由法律地位平等的水权人,通过自由协商决定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国家原则上不作干予。而只有当发生纠纷不能通过协商解决时,才由司法机关出面进行裁决;或只有当水权当事人的自由意志违反了国家的水资源管理法规,损害了第三方的利益,甚至危及国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实现时,国家才行使人民授予的权力,为了维护社会的总体利益,为了保护水资源与生态系统,进行必要的干予。总之,由于水资源的稀缺性、多目标性、公共性,水权人行使权利要受到更为严格的法律限制,但所有人不得随意收回其财产和妨碍权利人行使权利,侵害非所有人的利益。
  3.水权同传统用益物权有着内在的联系 
  比如,都以追求的物的使用价值为内容;往往都有明确的存续区间,水权人可依法或合同的约定期限行使权利,合同到期,如不继续延续,权利归于消灭;两者都属于主权利;两者权利客体发生价值形态的变化,如价值改变、减少等,将对权利人的使用、收益产生直接影响。 三、水资源使用权制度建立的现实性
  1.从现代所有权发展状况看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强调水资源所有权之外水资源使用权法律制度的重要性,与所有权权能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有着密切的联系。所有权的各项权能都有可能与所有权发生分离,由非所有人享有各项权利,并可享有各项权能作为交易对象带来的利益。权能分离通常导致限制物权的设定,权能分离的现象日益复杂,限制物权的种类也随之增多。而当代物权法中不断增多的物权形式,也证明了权能分离的多样性。
  2.从我国自然资源立法趋势看 
  长期以来,我国的自然资源实行的是行政授权,无偿、无期限使用,不得流转的制度。几乎所有的自然资源单行法律都规定,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可以由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发利用(包括取水、采伐、勘探、捕捞等活动),并规定了各种自然资源使用权,如承包经营权、矿业权、渔业权、林业权、狩猎权等。但这些权利却是毫无代价地从政府手中获取的,政府通过许可证形式将这些权利无偿委托给开发利用者,允许自然资源的使用,却排斥自然资源的交易。
  从上述自然资源法律变革中可以看出,在我国自然资源国家和集体所有制前提下,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变迁是沿着自然资源使用权无偿委授——自然资源使用权有偿交易这个路径展开的。自然资源使用权与自然资源所有权形成相互定限的契约状态,单位和个人在权利确定、边界明晰、自由转让的情况下,可减少自然资源使用中的外部性,克服搭便车和机会主义,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从我国自然资源立法的发展趋势看,我国水资源法律制度变革也应把水资源使用权的有偿交易作为突破口。
  3.从国外有关水法的规定看
  上个世纪以来,水资源归国家所有是现代各国水法的一般趋势,而为了实现国家所有权的内容,国家可以在对水经济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督和调节下,将其财产转移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使用,在国家获取经济利益,保证水资源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鼓励非所有人享有水资源所有权各项权能带来的收益,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用。
  4.从我国水资源产权改革看 
  目前的关键性问题是在一些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通过水资源总体规划和水资源配置方案,将水资源使用权按照一定的原则分配给开发利用者,以明晰水权,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水权流转制度,通过市场手段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水市场,达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四、产权、所有权和水权
  在最近讨论水权的各种论文中,水权、所有权和产权是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产权”是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术语,科斯就曾谈到产权,他所说的产权,事实上是指对财产的各种权利,包括拥有、处置、享用其利的权利。国外的经济分析法学派也常使用这个术语,波斯纳就曾将广泛性排他性、可交易性作为它的特征。在我国经济学界,一种普遍的观点是将产权看作有关财产的权利,是产权主体对客体,包括有形物和无形物,以及其他一切客体的权利。而在我国法学界,一些学者也认为,“所谓产权,就是指财产权。”由此可见,将产权看作财产权,已形成一种较为统一的认识。
  财产权,“指可以与权利人的人格、身份相分离并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如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权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凡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权利都可以纳入财产的范畴,无论这些权利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权利客体是无形物还是有形物,只要以经济利益为内容,都可以称为财产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产权所包含的内容也较为广泛。它和所讨论的水权(指水资源使用权),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而所有权,作为物权中的绝对物权,不过是财产权的一种,它只能是财产权或产权的次层级。同样,我们所讲的水权,作为水资源所有权的权能之一,是对水的使用、收益权,不能等同于所有权,更不能等同于产权。摘要:水资源短缺、用水浪费和水污染严重是当前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主要矛盾,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建设节水型社会。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其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因此,全面推进水权制度建设,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制度措施,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保障,在未来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水资源 管理 地位 作用   
 
一、水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1.严峻的水资源形势要求推进水权制度建设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水资源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0%;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土地、矿产资源分布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相互争水、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生产用水挤占生态和环境用水等问题将日趋严峻。同时,大量的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下游河道断流、尾闾萎缩和地下水位区域性大幅度下降,引发水污染加剧和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土地沙化、荒漠化等生态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的用水浪费和低效率问题也十分突出。据统计,2003年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0.5,而发达国家为0.7~0.8;全国万元GDP用水量高达为465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18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工业水重复利用率为50%,而发达国家已达85%;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达20%左右。同时,我国在污水处理和回用、海水、雨水利用等方面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和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水资源短缺。这些问题大部分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水资源权属管理体系不健全尤其是水权制度弱化或虚置造成的。同时,21世纪初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的关键时期。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测,我国将在2030年左右出现用水高峰,在充分考虑节水的情况下,估计用水总量为7000~8000亿m3,已经接近全国8000~9000亿m3合理利用水量的上限,水资源开发的难度极大。解决我国未来发展中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建立适合新形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资源权属管理体系。通过全面推进我国的水权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经济手段鼓励节水和水资源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解决或缓解我国日趋严峻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产权制度改革和“依法行政”要求推进水权制度建设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明晰产权,才能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在水资源管理中,只有明晰了初始水权,建立实现水权交易的机制,才能体现水资源的价值,最大程度地发挥水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调动节约用水的积极性,使水资源的损失和浪费降到最低限度。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提高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要求依法界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求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行政管理效能。 
依法行政要求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向公共服务和监管转变,为公共利益服务,这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政府的基本要求。根据我国《水法》规定,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水资源管理是流域和行政区域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要把国家的水配置到用水户,因此,需要建立水权制度,它是水利行业行政管理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具体措施。通过全面推进水权制度建设,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从大量具体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精兵简政,强化政府宏观调控与监督管理职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 
3.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需要健全的水权制度作保障 
在2004年3月1日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积极建设节水型社会,健全水权转让的政策法规,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水利工作要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建设节水社会,应该作为水利部门的一项基本任务”。与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措施推动节水的做法不同,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

下一条: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调查与分析

关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